2025-08-27 06:17
韩国总统李在明的专机即将降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,人们可以猜想,李在明大概率会保持着他的标志性礼貌微笑,但他笑容背后的紧绷感恐怕很难藏得住。
李在明心里明白,这次访美之行,恐怕是场硬仗。他带来的购买1000亿美国能源资源的计划,在特朗普眼里可能只是一盘开胃菜。
说来也巧,就在李在明出发前,美方突然加码,甚至被曝出以取消首脑峰会相要挟,要求韩方把投资计划的具体细节白纸黑字写清楚。
据观察者网8月25日报道,美方施压韩方将3500亿美元投资计划文件化,否则可能取消美韩首脑峰会。江南JN体育
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正在牵头推动此事,他已经向美国民众夸下了海口,称3500亿美元投资中90%的收益将用于美国民众。
这哪像是盟友之间的对话,倒更像是商场上的讨价还价。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的发言,听得韩国国内一片哗然。
特朗普的作风向来如此。记得7月底韩美刚达成贸易协议,他就在社交媒体上迫不及待地宣布:“韩国将向美国拥有和控制的投资项目提供3500亿美元。作为总统,他将亲自挑选这些项目。”
这话说得,好像韩国成了美国的提款机似的。韩方原本打算借鉴“日本模式”,以贷款和担保为主,直接投资只占小头。
但美方显然不买账,非要对方把投资的时间表、具体方式和收益分配都写得明明白白。这一下子打乱了韩国代表团的阵脚,原本以为带着厚礼来访问,结果对方还要一件件验货。
更让人头疼的是,特朗普在协议达成后还额外提出要求,除了那3500亿和100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采购外,韩国还得再投“巨额资金”。
具体多少?没说。这不就相当于在餐厅点完菜还要加菜,但又不告诉你要加什么,这分明是在为难人。
安全问题更是让韩国政府捏把汗,李在明在飞往美国的专机上就明确表态:“美方确实提出了提升驻韩美军战略灵活性的意见,韩方对此难以同意。”
所谓“战略灵活性”,说白了就是允许美军在台海、南海有事时调动驻韩兵力。这对韩国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。
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,朝鲜问题上还需要中国帮忙斡旋。要是答应美国介入台海,中国的反制措施可不是闹着玩的,韩国的汽车、化妆品、半导体出口都得遭殃。
李在明现在真是左右为难:既要哄着美国老大,维持美韩同盟;又不敢得罪中国这个重要邻居。这种走钢丝的活儿,稍有不慎就会摔得粉身碎骨。
韩国国内也是意见不一。《》说这次会谈是“巩固美韩同盟的必要一步”,但《朝鲜日报》直接开喷,说这是“用3500亿美元换关税减免,纯属给美国送钱”。
有意思的是,李在明这次先去了日本,打破了韩国总统就任后首先访美的惯例。估计是去找日本首相石破茂取经,学学怎么跟特朗普打交道。
日韩两国领导人会后还发了联合新闻公报,这是17年来头一遭。不过表面和谐归和谐,历史问题始终是日韩之间的定时炸弹。
面对美国的压力,韩国国内甚至有人喊出要自己搞核武器,不想再依赖美国的保护。这种情绪倒也不难理解,毕竟谁都不想把自己的安全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。
现在李在明真是进退两难。一方面要满足国内民众对经济和安全的要求,另一方面又得在中美之间找平衡。
特朗普政府的不可预测性更是让事情难上加难。韩国国家安保室长魏圣洛说得实在:“特朗普政府的政策难以预测,所以我对最终表态持谨慎态度。”
看得出来韩国这次是全力以赴了,连的3名幕僚长都罕见地全部随行。《》分析说,这是想“多一个人能多见一个人,多说服一个人”,可见韩方对这次会谈有多重视。
现在全世界都在盯着这两位领导人的会面。会谈结果不仅关系到韩美关系的未来,更会影响整个东北亚的格局。
对李在明来说,这次访问可能是他政治生涯中最难的一场考试。既要维护国家利益,又要不得罪美国老大,这活儿可真不好干。
不管结果如何,这次会谈都凸显了一个现实: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,像韩国这样的中等国家越来越难做人了。
李在明这次美国之行,不只是简单的首脑会晤,更是韩国寻找自己位置的艰难尝试。